2013年2月5日

鬱金香的意識

今天倫敦朝陽的角度剛好,落在房間那瓶嫩黃鬱金香上,不偏不倚。

我中學時曾經畫過一朵鬱金香的黑白素描。是呢,我的中學有著很多有趣的制度,例如幫每一屆的學生取一個美麗的社名,搭配一種花,編一組顏色,以及一段專屬的校訓和校歌,然後六年一個循環,頗有宗氏族譜的味道。我的那屆名藝芸,屬鬱金香,配以雲白天藍,取敬業樂群之意,歌曰:「像那大地鬱金香芬芳吐艷」。

那時忘了是誰在什麼時候跟我說,需要有人幫畢業典禮派給師生家長的小冊子畫封面,我就畫了那一張黑白素描,談不上嘔心瀝血,畢竟印象中是對著網路上搜尋到的特寫照片依樣畫葫蘆。只不過是一朵普通的鬱金香。

但我忘不掉在畢業典禮那天的感受,彷彿突然意識到什麼。我的那一朵鬱金香被複製印刷成上千朵,現場人手一張。一朵花瞬間化為一片鬱金香花田。如果說藝術創作的價值在於其原創性,以及不可複製性,但說實在我在畫製那一朵的時候心裡什麼感覺也沒有,反而身在大量複製後的現場,我開始臉紅心跳起來。冊子上的畫,既像是我的,又不像是我的。我甚至覺得,大量複製後的花田比我原本那一朵好看。

不過這種好看的時間很短暫。畢業典禮後,許多的複製品都被拿去廢紙回收,反而我那張原稿被保留了下來,就因為它是原稿

想想,那大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大量複製的美麗,以及無法被複製的魅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